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

2010-08-16水調歌頭


  1979年書法家沈友徜先生贈送之手寫書法

       談起這樣的因緣,距今已31年頭,不知道沈友徜先生是否健健康康----------------
憶起民國68年任職於台南縣麻豆貨運公司,住宿於公司,下班後,閒暇時光中,逛至隔壁巷弄,
經人指引,介紹當地書法家沈友徜先生認識,承蒙沈先生關愛,贈送手寫書法;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字句。
       這樣的歲月,歷經3次翻裱,友人至家中,見其中字意,勸我收起此物,因其解讀字裡行間中,
常有遷移之苦;不安定,我說:「上帝很恩寵我,讓我有ㄧ顆樂觀自由的心,雖無豐盛的財富,但也
讓我不缺乏。」爲把這水調歌頭完整的呈現,上網摘錄全文及語譯 ; 連結已故歌手鄧麗君所演唱的
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
 連結:鄧麗君─但願人長久http://www.youtube.com/watch?v=1xcxCv06tXk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
我舉起酒杯問青天:天上的明月是甚麼時候開始有的呢?
而天上神仙住的地方,今夜又是怎樣?
望著美麗的天空,我真希望能夠乘著風兒飛上去,但又害怕神仙們居住的地方太高了,
會讓人冷得受不了。於是我只好和我的影子,在晶瑩的月光下翩翩起舞。那種快樂,
就像是到了天上一樣。
夜深了,我回到了屋子裏,靜靜的看著月光緩緩的轉過朱紅色的樓閣,滑進精緻的小窗,
並且照在我這個沒有睡意的人身上。
月兒啊!你本不該對人有恨的,但為什麼老是在人們別離的時候,才這麼的圓滿,
讓人們看了心裏難受呢?
唉!我還是不要胡思亂想了。人有悲歡、有離合,就像月兒有圓滿、有缺憾,是自古
以來就不能兩全其美的。
但是只要我們都能夠健健康康、活得長久,雖然隔得很遠,卻能夠共賞天上的明月,
那也就沒有什麼遺憾了。 
詞的故事:
蘇軾和父親蘇洵及弟弟蘇轍都能寫一手好文章,當時的人把他們合稱「三蘇」。
蘇軾和弟弟蘇轍的感情非常好,既是好兄弟,又是好朋友。這首「水調歌頭」就是蘇軾
懷念在遠方的弟弟而寫的。兄弟兩雖然因為做官經年不在一起,不過書信倒是寫得很勤, 
在交通不方便的當時,最少每隔一個月就有一封,是相當不容易的。 
後來蘇軾因為和宰相王安石意見不合,被貶了官,並且下了獄。弟弟蘇轍還上書給皇帝, 
希望用現任官職贖了哥哥的罪。雖然沒有獲准,卻也成為千古佳話。
               摘錄自華一書局《兒童啟蒙文學》

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2010-08-14 特別的日子─感恩的夜



    這樣的一個特別的日子,感激我身旁的親朋好友,陪著我度過,從白天的祝福,
到晚上的溫暖陪伴,謝謝您們
        夜之百香果,相信嗎?我從未看過這品種,網路查不到啦,誰能告訴我?

         多人擺放後,呈現的姿態----
     作者:陳漢中                                                                   煮咖啡好手
                                   保麗龍製作的機器人? 金剛 ?---
     頑童似的簡老師,可愛喔!
    尊師重道的 Joanne-------
    大方高貴的主人(大姐) 謝謝您-------

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2010-08-12三義之旅-勝興車站

朋友 momo突然休假造訪,家中小聚後,為略盡主人之宜,往附近景點大坑尋找美食,豬頭三
的店(炸粿、大骨湯),再前'往新社購買特製水煎包、炸雞翅,朋友嘖嘖稱奇,平民化的小吃,是如此
的美味。
 新社後,續往三義鯉魚潭前進,天空之城聞名已久,入園需購置門票100元,可抵消費,因時間
點關係,在園外拍照留念,留待下次再訪。

     三義鯉魚潭風景區

     三義鯉魚潭風景區 管理處        

     鯉魚潭水庫下池堰的鯉魚潭鐵橋

   天空之城小碉堡

     天空之城大門
            momo您很好奇喔!
     我也瞧瞧吧!         

三義木雕街,享譽有名,沿途行動攤販以販賣紅心芭樂居多,望見勝興客棧,憶起10年前曾帶著
母親,進入用餐,遭受母親拒絕,原因為她自小在鄉下長大,生活周遭皆是這樣的擺設,讓她想起
辛苦艱難的歲月,而現不想再進入懷舊復古用餐的場所,所以到目前為止,帶母親出去用餐定選裝潢
具現代化明亮的店家。

   以下為 勝興車站景點拍攝介紹:
    到訪時間為下午1700     
 
     進入勝興車站街道




  勝興車站位於三義鄉,清朝時稱『伯公坑』,因為附近樟木叢生,
  曾有十六座樟腦 蒸餾寮,後來所以改稱『十六份驛』;勝興車站是台灣
  西部縱貫鐵路 的最高點,車站內 設有一座標示海拔高度402.326公尺
 的紀念碑-------(可自網站詳閱)              
     鄉村‧手作 zakka     販賣的商品 (美啊)
                 
   店舖最佳拍照場景(真的很柔和的背景)         

   鐵道邊餐廳
     貓圖樣藝品專門店
   客家小館(非假日提早打烊)
    五月雪茶舖(冷氣開放四個字目前店家已不會直接貼在門上了吧)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民間團體經濟型─苗栗舊山縣文化產業協會
    餐館用語(很有意思)
   早期鐵馬
   第一次來三義可來嚐嚐60年老店的古早味麵館(不錯吃)
   但隔壁多少也去嘗試看看-------


   湯麵(米粉、黃麵、板條)有三種選擇(加蛋加肉片,加肉片、全不加)

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2010-08-10 蘭亭序

整理舊書籍時,發現這本蘭亭序,好友近日在部落格擺放歌手周杰倫
發表的蘭亭序,引發窺看究竟,於翻閱7357日 即購置的書法臨本  (蘭亭序)
 
    王羲之,字逸少,晉朝瑯琊臨沂人(現屬山東省),因遷居會稽山陰(今浙
江紹興),成浙江人,享年五十九歲,少年時代的王羲之曾與女書法家衛夫人
學過書法,因善寫多種書體,論者讚美其筆勢「飄然如浮雲,矯如遊龍」。
    
    被稱為「行書之龍」的蘭亭詩序(簡稱為「蘭亭序」)為王羲之五十一歲時
「興樂而書」的作品,為古今書跡中無疑地發出永遠燦爛光輝的明星。

        據說,王羲之寫蘭亭序時已醉著,因此,落筆如得神助,因此,酒醒後,
連他本人都感覺意外的寫的很好,後來雖然再寫過幾百次,但仍不及這次成績
之佳,此妙跡一直珍藏於王家,傳至第七代的智永。由於智永是和尚,沒有子
孫可傳,因此把它贈給學生辨才。唐太宗酷愛王羲之的作品,為獲得此名跡
命令他的部下變裝運用策略,由辨才之手得到此一作品,並重視為「天下第一
行書」。
蘭亭序原跡被封建的帝王命令埋藏於「昭陵」成為殉葬品,現在所傳的蘭
亭帖有四大臨本:
1.虞世南臨本
2.歐陽詢臨本
3.褚遂良臨本
4.馮承素摹本(神龍本) 
「蘭亭」位置在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的近郊。

 蘭亭序釋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
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
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
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
向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
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
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
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蘭亭序譯文:
    永和九年是歲次癸丑,三月初(春末)的時候,大家聚會在會稽山陰縣的蘭
亭,舉行「修禊」事宜。許多賢人都到齊了,老的、少的都湊在一起。這裡有
高山、峻嶺,茂密的樹林、長竿的竹子;還有清水急流,映照圍繞在亭子的左
右。把水引過來,使他曲曲折折,可以流動酒杯,然後依照順序坐在那裏,雖
然沒有琴、瑟、蕭一類的音樂,但是喝一杯酒,吟一首詩,也足夠痛快地發抒
深雅的情義了。
    這一日,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溫和的風使人暢快,抬起頭來,看看世界
的廣大,低下頭去,認識的物類繁多,放開眼界,舒暢心胸,眼睛、耳朵都可
以盡量享受,真是快樂的事。
    人和人交接,在世界上生活,有的把自己的抱負,面對著知心人在小屋
談論,有的寄情於自然界,放浪形骸在外邊。雖然所取的方式都不一樣,安
靜、躁動也不相同,可是當他快樂於自己的遭遇,暫時得意、痛快滿足的時
候,簡直不知道會有老的來到。等到他所追求的厭倦了,感情跟著事情變化,
感概就隨著產生了。從前所快樂的,一幌眼的時候,已經變成了過去的回憶,
還不能不引起感慨,何況上帝給的壽命雖有長短,結果都要同歸於盡,古人
說:「死生也是大事啊。」怎麼悲能不痛呢!  
    每次觀察古人感慨的原因,真像是人同此心,沒有一次不對著文章嘆息
悲傷的,自己已不知道是什麼緣故。我很知道把生死看成一樣是謊話,把長壽
早夭同等想也是亂說。後來的人看現在,也像現在的人看從前,真是可悲呀!
所以列敘當時聚會的人,事情兩樣了,可是感慨的原因是一樣的呀。後世讀這
篇文章的人,也許會被他感動吧!                         
修褉:在每年三月上巳日舉行,魏晉以後,固定在 三月三日 ,從潔身祭神,
       洗除不祥的原意,又逐漸轉變為玩賞景物,飲酒作詩,臨流聚會的
      「野宴」大會。
      (本編文章摘自蘭亭序馮承素本 / 黃華山署)